软件开发模型有多少种?

与建造大厦相同,软件也是一步一步建造起来的。在增量模型中,软件被作为一系列的增量构件来设计、实现、集成和测试,每一个构件是由多种相互作用的模块所形成的提供特定功能的代码片段构成在开发过程中,需求的变化是不可避免的。增量模型的灵活性可以使其适应这种变化的能力大大优于瀑布模型和快速原型模型,但也很容易退化为边做边改模型,从而是软件过程的控制失去整体性。

  • 网站首页
  • 服务范围
  • 新闻动态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软件开发模型有多少种?

    2022-05-17

    软件开发模型有几种?
    像建豪宅一样,软件是一步一步建起来的。在增量模型中,软件作为一系列增量组件来设计、实现、集成和测试,每个组件由代码片段组成,这些代码片段提供由各种交互模块形成的特定功能。增量模型并不交付可以在每个阶段运行的完整产品,而是可以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子集。整个产品被分解成几个组件,开发人员逐个交付产品。这样做的好处是软件开发可以更好地适应变化,客户可以不断地看到开发出来的软件,从而降低开发风险。但是,增量模型也存在以下缺陷:(1)随着各个组件逐渐融合到现有的软件架构中,添加的组件不得破坏已经构建好的系统部分,这就要求软件具有开放的架构。(2)在开发过程中,需求的变化是不可避免的。增量模型的灵活性可以使其适应这种变化的能力远胜于瀑布模型和快速原型模型,但也容易退化为边做边改的模型,从而失去软件过程控制的完整性。使用增量模型时,第一个增量往往是实现基本需求的核心产品。核心产品交付给用户后,经过评估形成下一步的增量开发计划,包括核心产品的修改和一些新功能的发布。这一过程在每次增量发布后重复进行,直到生产出最终的完美产品。比如用增量模型开发文字处理软件。可以认为第一个增量发布基本的文件管理、编辑和文档生成功能,第二个增量发布更完善的编辑和文档生成功能,第三个增量实现拼写和语法检查功能,第四个增量完成高级页面布局功能。5.螺旋模型()1988年,BarryBoehm正式发表了软件系统开发的“螺旋模型”,该模型将瀑布模型和快速原型模型相结合,强调了被其他模型忽略的风险分析,特别适用于大型复杂系统。螺旋模型沿着螺旋迭代几次,图中的四个象限分别代表以下活动(1。制定计划,确定软件目标,选择实施方案,找出项目开发的制约条件(3。实施项目以实现软件开发和验证)(4。评估客户的开发工作,提出纠正建议,并制定下一步计划。螺旋模型由风险驱动,强调支持软件复用的替代方案和约束条件,有助于将软件质量作为一个特殊目标融入产品开发。但螺旋模型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具体表现为:(1)螺旋模型强调风险分析,但很多客户并不容易接受和相信这种分析并做出相关反应。因此,这种模型通常适合于内部的大型软件开发。(2)如果风险分析会极大地影响项目的利润,则进行风险分析是没有意义的。因此,螺旋模型只适用于大型软件项目。一个阶段的第一步是确定阶段的目标,完成这些目标的选择方案及其约束条件,然后从风险的角度分析方案的发展策略,试图消除各种潜在的风险,有时是通过构建原型。如果某些风险无法消除,该方案将立即终止,否则,将开始下一步开发。最后,评估这一阶段的成果,设计下一阶段。6.演化模型主要是针对那些事先不能完全定义需求的软件开发。用户可以给出待开发系统的核心需求,当看到核心需求的实现时,可以有效地给出反馈,以支持系统的最终设计和实现。软件开发人员首先根据用户的需求开发核心系统。当核心系统投入运行后,用户对其进行测试,完成他们的工作,并提出完善系统和增强其能力的要求。软件开发人员根据用户反馈实现开发的迭代过程。第一次迭代过程由需求、设计、编码、测试、集成和其他阶段组成,增加了可定义和可管理的过程

    客服微信
    Phone: 18560018089
    Emali: tx1860@qq.com
    Address: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中舜泰广场9号楼南楼1009